English

十年回望 说“不”声黯

1999-04-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谷 我有话说

当日本最大的几家大公司纷纷宣布重组和裁员计划的时候,正值石原慎太郎和当时的索尼公司社长盛田昭夫合著的《日本可以说“不”》一书出版十周年……

日本信息产业曾经可以说“不”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是强盛起来的日本向世界说“不”的时代。日本议员石原慎太郎和当时的索尼公司社长盛田昭夫合著的《日本可以说“不”》,可谓代表了当时日本产业界的主流呼声。除了在汽车、家用电器领域的全面胜利之外,当时的日本似乎即将占领欧美的最后一个堡垒──信息产业:

──在日本大银行的支持下,以半导体动态存储芯片为突破口,成就了一代日本半导体业。住友银行大力支持日本电气公司(NEC)开发和生产256K存储芯片,成为八十年代日本在半导体技术上超越美国的一个典型事例。NEC、夏普(SHARP)和东芝的半导体芯片将美国的摩托罗拉、国家半导体(NS)和英特尔等逼得步步退缩。

──NEC和富士通向全球出口超级计算机,为此还与美国爆发了贸易战。日本的几家主要的计算机公司还制定了轰轰烈烈的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计划,与欧美的大公司展开了一场向计算机工业最高峰挺进的竞赛。

──包括IBM、惠普、DEC在内的美国著名计算机公司纷纷利润下降甚至亏损,正在裁减机构,进行结构重组。三菱公司购入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洛克菲勒广场,索尼购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NEC购买佰德贝尔计算机公司。

八十年代中期日元汇价的急升掩盖了冷静的分析,一时间,日本“成功”的经验成为全球学习的榜样。甚至在克林顿上台时,他的经济智囊泰森(Laura Tyson)还提出了要以日本为蓝本实施产业改造。

在这种背景下,石原慎太郎和盛田昭夫这两位日本政界和商界的头面人物提出了一套充满自我膨胀意识的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方案。盛田昭夫更以长辈式的口吻,批评美国沉迷于股市投机的失误,并且在书中以“短视的美国即将衰退”为题,指出八十年代的美国已忘记了制造产品,工业不振,科技不前,只能靠股市泡沫支撑经济,步入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的双重困难之中,将酿成一场世界经济危机(当然,这一观点也有人认为未过时)。

盛田昭夫的神话

八十年代是日本信息产业睥睨西方的开始,盛田昭夫以及围绕着他和索尼公司的神话,是这个时代日本信息产业界的某种缩影。

盛田昭夫是日本索尼公司的前社长。他靠五百美元起家,发展到近百亿美元的资产,产品称霸日美家电市场,他也因此被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网评为本世纪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100位名人之一。

成功的盛田昭夫看不上美国的工作和管理方式。索尼刚在美国办分公司时市场不振,产品滞销,赤字累累。美方经理认为只有解雇职工一招了。盛田昭夫则认为解雇职工者非索尼所为,他从日本总公司调来资金,办起了职工技术培训班。几年后美国索尼终于打开了局面。当美国全国工会派人来动员索尼职工组织工会时,索尼的职工纷纷穿上了“我们不要工会!”的T恤衫。

然而,十年后的今天,日本公司已不得不视裁员为当然。

日本信息产业拿什么来说“不”

八十年代中,日本的半导体公司赶走了美国对手,可是没有全力以赴去发展信息科技,而是把英特尔公司拱手让出的动态存储芯片市场视作暴利的源泉。NEC公司更是以为可以自行制定本国专用的计算机软硬件标准,“独坐小楼成一统”,一心只顾发展本土市场,与国际上开放的潮流背道而驰。

结果,到了九十年代末,重要的日本计算机公司都没有逃脱经济衰落的大环境的影响,动态存储芯片市场所占比重越大的公司,这种影响越大。据《亚洲电子科技》报道,在日本6大主要计算机公司(日立、松下、索尼、东芝、富士通、NEC)中,1998财年上半年除富士通公司以外,其余5家公司均为负增长,最大负增长率达10.9%。

同时,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终于在九十年代末以失败而告终。日本信息产业在美国的投资也大都经营惨淡。

1999年,日本最大的五家电子类综合厂商NEC、日立、东芝、富士通和三菱电工均处境艰难。这五家公司的营收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5%,出口额占日本总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他们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除富士通去年盈利1.69亿美元外,其他四家公司都是亏损。其中,东芝公司是23年来的第一次亏损。

这五家公司都在制定结构重组和裁员的计划。日本大公司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裁员的。从十九世纪日本建立了资本主义公司制度以来,员工与公司之间是终生雇佣的关系。通常,公司经理把解雇一个员工看得非常严重。

东芝和日立动作最大,已经卖掉了一些非核心业务部门,并且通过合资建厂的方式拓展国外市场。索尼公司也在3月份宣布了重组和裁员的计划。

专栏作家柯南和兰德斯在4月1日的《远东经济评论》上撰文认为,日本计算机公司的技术强项还在,但是市场变了。他认为转变是很困难的,这些公司的前景还很暗淡。

清醒的日本公司开始以谦虚的眼光来看天下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在一次对中国听众的演讲中谈到,在第三次浪潮经济里,创造财富呈现新的规则。只有把更多的知识使用到生产过程,才会有高的附加值。

美国公司正是利用了在信息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再与海外月薪80美元的廉价制造业相结合,使得其产品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可以快速升级并大幅降价,从而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一改八十年代的颓势。业界最有影响的英特尔和微软最大的资产就是无形的科技优势和专利,英特尔过去多年的毛利率达六成以上。

日本公司现在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变得谦虚得多了。当本报记者问上海NEC计算机公司总经理佐藤将彦,是否日本公司适应不了计算机工业这种产品周期极短、需要知识创新而不是大工业生产的竞争环境,从而缺乏像美国公司一样的竞争力时,佐藤先生并没有矜夸NEC的超级计算机或半导体制造技术,而是很坦率地承认,目前,最优秀的技术在美国公司手中。

记者问佐藤先生对《日本可以说“不”》的个人感受,他说,这只是极少数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日本不会向全世界说“不”,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到中国来进行合作,开设公司。

有意思的是,十年后,索尼的现任社长出井伸之,把前任盛田昭夫十年前说过的话完全翻了过来。在会见到访的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时,正为公司境况发愁的他表示,“日本应该更加美国化”。

盖茨在将十年前的日本与美国进行比较之后认为,信息技术挽救了美国经济,带动了九十年代的景气。他认为日本应该以此为鉴。

让我们再等十年看看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